欢迎登录郓城县文化馆网站
看直播
展非遗 您的位置:首页 > 展非遗

大洪拳-山东省郓城县申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

大洪拳-山东省郓城县申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
  

郓城大洪拳属“少林罗汉大洪拳”的主要分支。少林罗汉大洪拳源于宋太祖。宋太祖有三十二式长拳、六步拳、猴拳等式。民间传说“赵匡胤三十二手打天下,盘龙大棍定乾坤;大洪拳打下的花花世界。”大洪拳主要招式及刚、猛、紧、稳、小五宗之法,皆为宋太祖所传。

郓城大洪拳以五行为主,十二形为根本,经历代相传,到大明天启(1621--1627)年间,分为“乾坎艮震巽离坤兑”八门。“离”门大师郜黄代活动于河北、山东、河南一带。至清末嘉庆末年(1796--1820),其真传弟子河南省清丰县孔昭武精研武术,并熔入当地各拳种的精华,自编套路,形成了该拳种的独特风格。郓城大洪拳以五拳为根本:即龙拳练背、虎拳练骨、豹拳练力、蛇拳练气、鹤拳练精。其入门功夫,先练“五花炮”,身法讲究“起落进退反侧收纵”八法,使手眼身法步运用自如。在此基础上,接着练单拳、罗汉架、跑步架(炮锤架)、二红架、身法架、大红架、四厢架、五行架、六合架、七星架、八卦架、九宫连环架等架式,然后练对打拳:“窜花”、“跳楼”、“五风赞”、大小“二红”、大小“过桥、“二龙戏珠”、“三人打”、“拳打二人忙”等三十余趟。在拳术练到一定程度后,再练十八般兵器:枪刀剑戟鞭锏锤抓钩镰钺斧棍棒槊靶戈矛,及绳鞭、流星锤等软器械。现保留单人器械32趟、对打器械41趟。

该拳路内容丰富,经常训练,可活动筋骨、疏通经络,提高身体器官的生理功能,达到增强体质、延年益寿的效果。该拳功架套路众多,防可以护身,攻可以制敌,具有一定的实战性。该拳演练场地简单,室内外皆可。因此,该拳种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,在鲁西南、河南、苏、皖等地广为传习。



  • 地址:郓城县东门街中段31号
  • Copyright 2022-2023 All right reserved.   郓城县文化馆 版权所有    鲁ICP备2020042188号